母校情怀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七十周年校庆专栏>母校情怀 > 详细内容

新楼

来源:原创作者:雷贤平发布时间:2013年10月16日 浏览次数: 【字体:

2000年我从旧楼迁到新楼,记得当时林剑英老师在古田报还报道了此事。题目叫《喜迁新居乐融融》内容如下:

  古田一中校园里,几位教师正喜气洋洋地议论:仰高老师春节要搬进新居做寿了。一了解,学校共有30位教师新春要喜迁新居。

  6层新宿舍楼各单元里都忙着装修。西头二层单元房里,市优秀体育教师黄昭星高兴地说,1992年调到一中后,一直住在妻子单位的简易房里,12平方米一住就是五六年。这次好了,住上了70平方米的单元房,要好好布置一番啦。

  已有26年教龄、32年工龄的黄宗祥老师是从校外搬进校内的,他原先住在湖滨乡西山村老厝里,条件差不用说,每天骑车来学校要20分钟,实在不方便。这次他分到了大套房,高兴得合不拢嘴。经了解,从校外搬进校内的还有7位教师。

  语文组的青年教师雷贤平调入一中后,一直住在校内50年代建造的简易楼房里,这次搬进了新房,逢人就说:“新世纪开春搬进新房子,新家具配上太阳能热水器,学校给我们这么好的生活条件,我要更努力搞好教学工作。”

  校长胡嘉谋告诉笔者,学校今年要转为高级中学,这次36套教师宿舍3000平方米,连同原先的宿舍楼,高中教师基本上都住上了单元房。目前,学生宿舍楼4100平方米也接近完成。今年,学生也可望住上新宿舍楼。

 

当时同剑英老师怎么交流真的不记的了,但报纸上这么说,估计也差不多了。我一直把剑英老师看成良师益友。1990年《古田报》复刊,我在副刊“翠屏湖”上发表了一篇小文章——《临水宫》,当时编辑就是剑英老师,那时我尚在三中教语文,并没有来往。后来我到了一中,陆续发表了一些小文章,同时还写了长篇武侠《黄雀在后》,那是因为文化馆杂志《翠屏湖》要文章,我把小说给了剑英老师,剑英老师特别高兴,说小说很好,他夫人都看,也很赞美,然后我们交往也多了。但真正成为益友却是在一中教学开放周之后,具体忘记了是哪年,一中举办教学开放周,我要上课(感觉开放周我都上课),他也来听课了,听了之后,他说,我原以为贤平只会写文章,没想到课上得这么好。而且逢人就夸,我也很受感动,也惭愧,自己无非还是井底之蛙;后来他到教育局督导室当领导,来听我的课似乎更多了,对我认可也越多,于是我们之间就成了很好的朋友。虽然现在联系很少,但还是知道他现在的生活。

就如同剑英老师所言,那一年很多老师都搬进了新家。我们同一条楼梯的记得特别清楚。

101室是丁少春老师,与少春与共事多年,94年我到一中时教高一,任高一(4)班班主任,少春是(3)班班主任,而且是交叉的,他教(4)班数学,我教(3)班语文,因为都教同样的班级,交流的很多,相处也特别好,我的学生是他的学生,他的学生也是我的学生,偶尔有学生说起原来的老师,就会讲起少春。一届之后,少春好像就不任班主任了。少春是位特别超然的人,我们都在挤着评职称,他说,我不评,一级就行了。102是我们组长张灼然老师,他是我们的头,在他当组长的那段时间,语文组工作开展的特别好,做了很多事,比如:语文组提倡的 “三快一多”。报上都登载了“古田一中三快一多出成果”的新闻,现在在网络上依然可以看到;我们送课到二中、临江中学、三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每年都举办一次的全县作文比赛;全县的语文教师也都认识他;还组织好每年的中考阅卷工作;我们自己也开课,也欢迎乡下中学的老师来听课。我们相处也特别融洽。我们一起登过很多山,有华山,华岩寨,天宝寺等等,我的任务是一路过来一路文章,去过一次,写一篇,虽然写得不好,还真写了多篇。建新也写文章,他的文章比我有味道,历史的味道。我离开一中时,灼然老师已经退休一年,前些日子听程华说,灼然老师不在一中上补习班的课了,去福州带孙子。同是我们语文组的还有202室的包丽英老师,同包老师同带过一届学生,我们都当班主任,也同在一个备课组。我说,包老师,你开公开课吧,她说,我的课有什么好听的吗?我说,有;她说,好吧。她就开公开课了。

我的邻居就是602室的刘积富老师,真真切切的一位好邻居,装修房子时,我们一起去买材料,我们两家的窗户,铁门都是同样的,我开玩笑说,我们名字的意思是一样,你叫积富,我叫嫌贫(贤平)。我到一中时,他就是一中的名师了,我是四班的班主任,他是四班的英语老师,我们一直搭档到高三。新一届时,我是五班班主任,他是四班班主任,又同带一届高三,刘老师英语教得好,可惜我不懂英语。剑英老师文章说“新家具配上太阳能热水器”,这“太阳能热水器”是我们自己配的,我们四家(积富老师、五楼苏捷玲老师与陈泽霖老师)是由捷玲老师的先生成何联系,然后一起安装的,价钱不贵,效果挺好,我离开一中时,还是能用。成何特别热情,一旦太阳能有问题,他就帮助解决,他有很多劳动工具,虽是工商局干部,手却特别巧,水、电似乎全会,成为楼上楼下的邻居,感觉特别顺心,我们经常攀爬上天台,一起研究如何避免水管被严霜冻坏。有时我就敲门借工具,捷玲老师说,等成何回来,帮助你吧。泽霖老师在前文已经说过,我与他只共事一个学期不到,他就到二中当校长了,后来一直当我们的领导,现在是乡镇一把手。

剑英老师文章说的“已有26年教龄、32年工龄的黄宗祥老师是从校外搬进校内的” 宗祥老师也是我们一楼梯的,其实我们都叫他宗祥主任,很少有人叫他宗祥老师,他原是二中校长,到一中当办公室主任,刚接触宗祥主任,感受特别严肃,其实熟悉了就不是,一手好书法,是一中第一笔,似乎办公室出身的都这样。

我到福安一中,福安的老师说过一幅对联,说现在还没有对出下联,上联是“上白石,下白石,上下齐白石” “上白石,下白石”是福安的两个地名,组合后又是地名又是人名(齐白石先生),我说我能对出下联,就是“南少林,北少林,南北曾少林”,他问“曾少林”是谁,我说是我们学校的名师。我把这个故事还讲给曾少林老师听,不知她是否记得。

我们楼还住着两位校长,那就是江元堂校长与黄晞副校长。黄晞副校长是“懒虫”,理由很充分,元堂校长组织大家一起冲洗楼梯,提水的都是黄晞副校长的夫人,鲜见他,偶尔有,他就拼命地扫地,似乎用一次的劳动替代N次。元堂校长是最勤劳的一位了,他是洗楼梯的发起者,每次都是他,不知道堂副校长成了堂校长之后,是否依旧勤劳洗楼梯。其实洗楼梯对我们来说,是高兴的事情之一,每家每户打开门,提水,清扫,之后是极为干净的楼梯,看得都让人舒服。然后我们可以在一楼开心地交流劳动的成果。303室先是刘春霄老师,美术的,他与我一起到师大进行骨干老师培训,后来是良就,良就与我都是畲族后代,一起在教研室呆过,成就大家一目了然。

回忆总让人温暖,其实当时已经温暖,只是没有在意。很想回一中洗一次楼梯。

 

[打印文章] [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