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长廊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走进一中>校史长廊 > 详细内容

刘作裕:哨声永远飘扬

来源:作者:谢华英发布时间:2019年05月05日 浏览次数: 【字体:

1955年9月,刘作裕老师踏进了古田一中校园,开始了在此漫长的体育教学生涯。二十七年的峥嵘岁月,让他磨练出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与循循善诱的师德风范。他的哨声在这里吹响,永永久久地飘扬在古田一中的校园中。

刘作裕先生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君子修养表现在“慎独”,表现在日常工作中,表现在与周围的人相处中。刘老师到校任教仅三个月,校工会评选县工会模范,他就在模范名单之内,经群众推荐,准备报送县总工会。闫平校长看到名单后,把他的名字删除掉。工会委员林则为老师见此情况后,急忙跑去向刘老师解释。他十分坦然地向林则为老师表态:“把我的名字去掉,是领导对我的严格要求,我能正确对待,不会有情绪,今后会加倍努力工作。一中有许多老同志表现很出色,我才刚刚工作几个月就评上模范,搞不好会脱离群众,闫校长没让我评上,是他看得远,是对我的考验和爱护。”后来事实证实了这一点,第二学期开学,他从高二班主任调到高三当班主任,挑起了重担。看到他在岗位上勇于承担,敢于挑战,1957年春天,闫校长亲自找他谈话说:“入党是青年人的努力方向,青年人更要严格要求自己政治上进步。政治生命的诞生,需要不懈的努力,需要永无止境的拼搏。不管是从事班主任工作,还是体育工作,你都做到了让群众满意,师生关系也好。”以此鼓励他戒骄戒躁,不断努力。

刘作裕先生(后排右一)与古田篮球队

1958年,刘老师担任两年制高考试验班的班主任。试验班的学生们是经过层层选拔出来的尖子生,学习能力强自然不在话下,刘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放心将班级交给学生自我管理。他了解了班级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后,独具慧眼地选出了班级各个能担重任的学生干部,并让他们在班级同学面前宣誓自己的在岗宣言,以取得同学们的信任。我校吴彩润老师当年担任这个班级的学习委员职务,刘老师曾经对他说:“学习委员的工作不仅仅是收作业这么简单,还要帮助同学们一起进步!”这句话一直督促着他在高中阶段对自己的工作丝毫不敢有所怠慢,甚至养成了他走上三尺讲台后不忘师训,爱岗敬业。

身正为师,刘老师一直以自己对工作的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态度潜移默化地影响、教育着学生。刘老师在一中长期担任体育教学工作,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他组织课堂教学,从讲解、示范到开展项目活动,都精心安排,严格要求,且又生动活泼,使学生爱上体育课,学到技巧,得到锻炼。在他的影响下,有的学生立志献身体育事业。1957年高考,古田一中首次出现同学报考体育院校,被上海体育学院录取。随后在1958年、1959年又有多名同学考入北京体育院校,成为上世纪五十年代古田一中高考的新亮点。

刘作裕先生(二排左七)与古田一中篮球代表队

作为体育老师,哨子是与他们形影不离的“伙伴”。刘老师对他上课用的哨子情有独钟,它们收藏着他每一节课的经验与回忆。他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不断探讨吹哨的技巧,力求哨子能吹出长、短、强、弱节奏感分明的哨声,让哨音指挥学生动作协调一致。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不断的努力与钻研,他总结出了不同的上课要求所对应的不同节奏的哨音,使原本单一的体育课变得生动有序。校园里经常传来刘老师的哨声,飘扬的哨声交织着学校的琅琅书声,和谐动听。学生们不约而同地爱上他的体育课了。

当年,国家规定高中生必须符合“劳卫制”的相关规定才能毕业考大学。作为一名体育老师,又是体育组组长,刘老师严格遵循国家的相关规定。有的学生缺乏锻炼,有些体育项目总达不到要求,便跑来苦苦哀求刘老师的“通行证”。刘老师答应给他们多次机会,但不会给他们“走后门”,希望他们课余时间多锻炼身体,功夫不负有心人,总有一天会通过的。刘老师的教育与鼓励极大得调动了学生们对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同时,他爱岗敬业、以身作则,也让校内的老师由衷赞叹。身为体育组教研组长,他还负责组织安排全校篮球、田径训练和“两操”活动,长年累月奔忙于运动场上。有一年学校开田径运动会,他胃出血仍然投身于会务组织和赛事安排,并当好总裁判,运动会结束后嘴唇发紫才住院动手术,甚至他的家庭出了事故也默不作声,一如既往地坚守在岗位上。

 刘作裕先生(前排左三)调任永安体委前留影

在迁校初期,新校址一切待兴,工作千头万绪,尤其是困难时期,粮食不够吃,浮肿病蔓延,学校工作难以开展。学生食堂饭罐丢失严重,学生放学去食堂拿不到饭吃,秩序混乱。在这节骨眼上,申校长找他谈话,动员他去食堂抓管理,把一千多个饭罐管起来,并扭转食堂的混乱局面。这在当时是稳定学校秩序,保证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最主要任务,刘老师任重而道远,虽然事情繁琐复杂,但丝毫没有阻碍他大刀阔斧开展整顿食堂的工作魄力。在深入调查事情原委后,他马上把各班生活委员(主要是高中班)、团委和学生会干部集中起来,组成膳食委员会,按班级收饭票,量米、蒸饭。由值班学生领取饭罐,清点数目。在短短几天内,就收到了明显的效果,从而使学生安心,班主任放心,大家皆大欢喜。接着,他着手处理个别工友偷米现象,一方面认真查处不手软,对违反纪律者,令其承认错误,彻底改正后,方可继续留校工作;另一方面适当调整工友定量,每人每天加一两定量,互相监督,不得多吃。最后,清理食堂账目,建立规章制度,定期盘点,食堂管理慢慢走上了正常轨道,保证了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刘老师在这次的食堂整顿工作中表现出的成熟稳重的工作态度、干练果断的工作能力得到了校内师生的一致认可。

刘老师不仅为学生的日常生活保驾护航,而且还是学生思想的指明灯。他任教的班级班长因为背负着家庭的历史包袱,无法入团,班长为此郁郁寡欢。细心的刘老师找来班长,两人促膝长谈,了解了他的家庭背景与内心世界后,刘老师鼓励他大胆地表示自己进步的要求,让大家看到他的决心。在刘老师的鼓励下,班长重振旗鼓,在黑板上写了一篇文章表明自己要求进步的决心,并在平常热心帮助同学,最终成为了一名团员。

一个人只有在不断的磨练中才能成长,严于律己,心胸开阔,目光放远,打好基础,厚积薄发。申校长的严要求、压担子,使刘老师迅速成长起来。1959年1月,刘老师与他班上的几个学生一起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恪守一名合格党员的职责,不计较个人得失,服从集体利益,主动让出了学校职工提高工资待遇的机会。一个人,认真对待身边的每一件事,本着一颗豁达而无私的心去对待生活和工作,那么他的人生定是春暖花开。

人生在世,不求轰轰烈烈,但求无愧于心;不求风生水起,但求内心安和。刘老师在一中的二十七年,是人生有着无限创造力的时光,他对工作兢兢业业,不骄不躁;对学生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对体育教育始终如一,不忘初心。他曾多次被评为校模范教师,先进工作者和社会主义事业积极分子,他为古田教育事业作出突出贡献,1981年荣获全国千名优秀体育教师称号,并获得金质奖章。在古田一中七十周年校庆之际,他将这枚见证着他崇德敬业的荣誉奖章,馈赠给了一中,以表达他对一中对他的栽培与信任的感恩之情。

教师岗位是一种辛劳、一种付出,也是一种收获、一种享受。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每到逢年过节,陆续不断的电话书信问候声,让刘老师的脸上洋溢出幸福的笑容。他的笑声依旧爽朗,学生们仿佛又听到了他吹响的哨声,就像他永不消逝的人格魅力,永永久久地飘扬在古田一中的校园中。

 

谢华英,古田一中高中2009届校友,毕业于福建师大文学院,硕士,现任教于古田一中。

 

(选自古田一中校园文化丛书之《三山往事》,江元堂主编,福建教育出版社2017年7月版。本文如与原书有出入之处,以原书为准。)

[打印文章] [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