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长廊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走进一中>校史长廊 > 详细内容

郑晓宁||带露折花忆一中

来源:作者:郑晓宁发布时间:2021年03月01日 浏览次数: 【字体:

毕业一年有余,回忆母校古田一中总是留恋不已。回忆在一中的三年,日子过得简单充实,人也活得真实纯粹。高中三年,我们在这里构建自我,开始拥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一中是青春的故乡,我们曾如花绽放,在此度过三载的似水流年。而流年易逝,记忆易成云烟,唯文字能成永恒。鲁迅先生说相较于朝花夕拾,带露折花色香自然好得多。所以唯有趁记忆之露未晞,将高中的点滴琐事诉诸笔下,方能让青春之花凝成永恒。

花草喜人

认真追溯起来,我和一中正是结缘于草木。最早进一中是幼时,父亲带我在成片成片的三叶草下挖萝卜状的块茎玩。后来我自己在一中求学,更欣喜于一中的植物种类繁多,四季皆可观赏。花草喜人,亦是常伴的知交,一年的光阴若用花事计算,岂不比日历要清雅有趣?

初春,一两场雨后,枯黄的草地上便急切地冒出绿来,春雨活像是绿色的染发剂。我喜欢看绿草初长生机勃勃的模样,仿佛要长到天尽头去,让人有一种我的青春也能随草绿天涯的豪气。春草绿了之后,操场边的、教学楼上的迎春花似乎不甘让绿草独占春先,遂抢着一簇簇地开,和芳草一同宣示着春的到来。

三四月间静心楼的含笑花开,但开而不放,含蓄蕴藉,宛如矜持之美人,其清香恬淡又似苹果香味,闻者脸上自然泛起微笑,当真不愧其花名。一位朋友常说以后要生个女儿,取名“含笑”,足见含笑花之惹人喜爱。差不多同时,静心楼背后的一棵樱花树便开花了,满树烂漫,高雅亮丽,引得很多同学观赏。静心楼虽不是金屋,却也能藏娇,但樱花开时就藏不住了,大家纷纷翻过一楼休息室的矮墙去一睹芳容。五月,楼旁的广玉兰带来了惊喜,纯白的花朵像婴孩的笑脸一轱辘一轱辘地冒出来。如果说樱花是小家碧玉的娇娘,那广玉兰的气派便是大家闺秀,端庄大方。再后来,毕业季的代言——栀子花开,自然也是芳香动人。记得夫子(程建新老师)就曾采栀子花到班上,有同学口快问:“这样随意摘花也可以吗?”夫子一笑拈花曰:“有花堪折直须折。”忆之有趣。

盛夏,弘远楼前的一排喜树长出一颗颗绿色的小球,像哈密瓜味的棒棒糖。更可爱的是,小球上布满了绒毛,好像蒲公英,靠近了仔细一瞧,哪里是什么小绒毛,分明是一朵朵小花,也许这便是喜树给我们带来的惊喜。弘远楼后,以前是老师们的小菜园,有各种各样的蔬菜,当时常见老师浇菜,我最喜欢刚生长出的秋葵的可爱模样。后来据说是不让种菜,因而改造了一番,排列了一些整齐花盆,倒不如原来的菜园那般有生趣。

秋来丹桂飘香。其实一中有好几株桂花是四季花开不败的,迎春路旁就有。王摩诘诗云:“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诗人所指,想必就是这种四季桂,只是秋天格外香气悦人罢了。随手摘些桂花置于茶中,让桂花的香气与茶香融合,立即清香四溢。说到茶便自然想起旧办公楼后的小竹林,最适合独自一人泡一杯清茶携一本闲书趴在走廊的阳台上,与竹之君相对忘我。其境清雅宁静至极,可惜我只去过两三次而已。

相较而言,竟然觉得于教室中习得的知识可忘,而从这花草树木间悟出的艺术之审美、生活之雅趣却每每萦绕心头,令人回味。

师长片段

毕业后离开一中,最不舍的是陪我们一起为高考而拼搏的师长。高考是激流中千帆相竞,师长是我们的摆渡人。

高中时我们紧张,老师也很紧张;我们辛苦,老师实在也相当辛苦。记得高一时蒋满林老师是一周一次数学测试,试卷是他手写后复印的,而且往往是当晚就批改发放。高三后期更是紧张,有一次班主任李孝敬老师讲课讲到失声,毕业后我才知道老师当时手术不久本不宜上课,只是高三关键时期换老师怕我们不适应,所以咬牙坚持。黄晞老师曾经让我们劝李老师多吃点肉,而且说自己前几天“很认真地给自己买了半斤肉”,到现在我好像还能回忆起他说这话时认真的语气,以及可爱又暖心的微笑。还有黄世达老师,他常开玩笑说,自己每出一份考卷头发都要掉好几根,所以才如此稀疏。这是玩话,可是高三老师辛苦却是不假。印象中只高二到高三一年间,我们班的数学老师也就是年段长周福德老师的头发便白了不少。师长之辛苦若此!

细想从小学到大学,对自己影响最大的、最亲切如友的是高中老师。回忆师长对自己学业上的帮助、方向上的指引,暖意和感激就像春雨浸润我的心田。他们诚恳的关怀、辛劳的付出及其各人的人格魅力、风神气度,都铭刻在我记忆的深处。就语文一科而言,夫子程建新老师是如春雨润物般用文学来感化和熏陶我们,是一种细水长流的风格;程华老师是认真严谨,层层深入继而循循诱导的风格;而施仁港老师则是鞭辟入里,侃侃而谈,于紧要处点拨继而令人茅塞顿开的风格。我自问还算是中规中矩认真听课的学生,但忆起语文课,脑海中浮现的确然不仅仅是学过的文学名篇,更多的是老师们上课的神采,从语调到表情到仪态都如在耳边,仿若眼前。

有人说:“你现在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结识过的人。”我时时觉得幸运,高中时期在一中认识了那么多良师益友,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所以我如今自省时方有那份自信和从容,所以打从心底感激万分。

岁月点滴

高一期末文理分科要重新分班,拍分班照时正是伤感之际,恰巧天空出现了一道彩虹,心情遂愉悦豁然起来。

高二进文科班后,全班只有六个男生,大家都笑称文科班的男生是熊猫国宝级珍稀物种。运动会时,六个男生忙到焦头烂额。有一次好像是刚打完羽毛球后就有男子接力赛跑,班主任心疼之余决定代替一位男生跑接力赛。我们班上自然是士气大振不说,众多观赛者也觉得新奇,兴奋不已,纷纷相传说某文科班男生少得可怜,连男老师都要亲自上阵。一中的活动丰富有趣,除运动会外还有合唱赛、集体舞等。记得合唱赛的时候,我们班选曲《送别》。班级出场顺序抽签,我们班恰巧抽到了最后压轴出场。在夕阳晚霞下唱“长亭外,古道边”,歌者听者皆动情,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还有高三后期,老师们想了各种方法给我们减压。比如全年段跑圈,比如傍晚放学后全班留下一起唱歌。有一首歌我印象很深,是毕业歌《北京东路的日子》,有一句歌词是“从一楼到四楼的距离原来只有三年”,我从高一到高三,真正就是从一楼到二楼再到四楼。这首歌我其实初中就听过,但高三真正临近毕业又是全班一起合唱,唱到这句,突然觉得时间真的过得很快,万千不舍万千离愁别绪涌上心头,声音都颤抖且差点坠下泪来。不过我觉得唱歌减压是个好主意,不仅有趣,还能加深对班级的记忆和情感。

旧时琐忆邈若山河,却也因此更让人留恋。正如雪莱所说,“有如飞蛾向往星火,暗夜想拥抱天明,怎能不让悲惨的尘寰对遥远的事物倾心?”一中是青春的故乡,莘莘学子在这里构建了最初的最纯粹最真实的自己。所谓“天地者,万物之逆旅”,“逆旅”二字颇可玩味。人的确很有可能越走越远,越来越偏离自己的初心。常回一中看看也是为了提醒自己,我最初想成为怎样的人,过怎样的人生,带露折花忆往昔亦是一种自省,切莫到了朝花夕拾再后悔惋惜。

许久没回一中了,不知弘远楼前的喜树是否又长大了许多?它们的每一圈年轮都铭刻着一届又一届学子的拼搏佳绩,见证着一位又一位老师的辛劳付出。喜树又是否记得是否怀念为它们注目凝神的我?回首高中,实在应该结识更多的良师益友,与草木成知交,和知识当密友,用有意趣的审美的生活来怡养性情,用不朽的经典和渊博的知识让自己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只是时间匆匆,没做到或是做得不足之事甚多,不免有些遗憾。百年尘梦中,青春是人生的大观园,记忆的露珠在那里飘着馨香;而纷扰尘世中,校园是一个能让师生都诗意栖居的地方。愿一中笃学敏行的师生都功不唐捐,更能不忘初衷。愿他们不管是带露折花还是朝花夕拾,都只觉得温暖而不留遗憾。

 

郑晓宁,古田一中2015届校友,现就读于南京师范大学。

   (选自古田一中校园文化丛书之《三山往事》,江元堂主编,福建教育出版社2017年7月版。本文如与原书有出入之处,以原书为准。)




[打印文章] [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