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宋育明‖我记忆中的倪可源老师
都说好老师是学生一辈子的记忆。
倪可源是我中学时期乃至一生最敬爱的老师之一。几年前,读了赵玉松同学写的回顾倪可源老师教学生涯的二三事,后来又陆陆续续听到陈韵彬、苏兰青、郑兰青、刘茂桃等一些同学对可源老师的深情回忆等,很受感动和启发。在古田一中80周年校庆之际,也萌生了我对老师的想说点什么的念头……
往事并不如烟。50年前,在古田一中,那一幕幕难忘的情景仿佛还在眼前……记得高一开学的第一天,一个年近半百、身材细长清瘦、略为驼背、微笑可亲、头发稀疏的老师,腋下夹着教案走上了讲台,自报“家门”后,随即拿起了花名册点起名来。哦,他就是我们的班主任、语文老师倪可源。听了老师几节课后,可源老师给人的印象是:待人诚恳、语调平和、温文尔雅,是个“老学究”。上课节奏不紧不慢,可有时讲到兴奋处,老师两手按在讲桌上身体微微前倾,搜索的目光充满笑意地略过听课的每一个同学,仿佛是想要提问,其实不是,而是要告诉你注意往下听。当大家注意力再次集中后,他转身在黑板上写出这堂课要掌握的基本要点,等大家抄完后,继续往下讲课。那个年代,在极左思潮的影响下,语文的教学内容都是以诸如“必须重视阶级斗争”的梁效文章、“孔府佃户村”贫下中农痛斥孔老二、“焚书坑儒”以及鲁迅的《祝福》《藤野先生》《阿Q正传》、高尔基的《海燕》、《红灯记》《沙家浜》等部分革命样板戏节选和一些古文等组成。由于当时的环境和气候,有些同学对学习的兴趣不是很高,上课迟到,课堂看小说,交头接耳的……对此,可源老师总是耐心负责地给大家阐述学习的重要性,讲“少小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古训,启发大家要在学生时期把该学的学业学好等,苦口婆心。有一次,有位同学在上语文课时作数学作业被老师发现,老师没有简单批评,而是讲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如果说数理化比较重要,比较实用,我认为,它就像家里厨房一样的确重要,谁也离不开,那么语文就像家里墙上挂的一幅美丽的图画,一般来讲,对于个人来讲,厨房肯定比墙上的画重要和实用。但是家里来客人了,你会带去他欣赏厨房吗?恐怕大多数人还是会欣赏墙上的画吧,这就是语文的价值,汉语文字是中华民族的根,是中国文化瑰宝和中国文化的精神。老师的一个幽默形象的比喻,把语文和其他学科的关系说的清清楚楚,使学生对学习语文有了耳目一新的认识。
最是书香能致远!起初,相当一部分同学都以为,可源老师就是一个上了年纪的语文老师。与其他老师别无二样。其实,老师不但对教育有着纯挚的热忱,而且博古通今,学问广博深湛者呢,他对汉语、词学、诗歌有精深的研究,甚至对历史、天文、地理等都有较深的涉猎和见解,就连英文和西方文学史也知晓一二,似乎没有他不懂得东西。每次上课时,先把课文给大家朗诵一遍,引导大家对课文的中心思想进行分析、提炼。讲课中,他时而严谨、详实准确,时而随行如风、生动热情,即便对那些历史性、政治性比较强且比较敏感的课文,他也能选用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资料,旁征博引,讲深讲透。那个年代,很多学生对学习文言文感到头疼,而可源老师每次都能把枯燥难涩的文言文课讲得通俗易懂,他对文言文句子简洁、准确而传神的翻译功力,即真实再现了他的深厚的国学基础,也让同学们第一次感受到了中国古典文学是那么的美,增强了大家学习文言文的极大兴趣。
回想可源老师讲过的课,给同学们印象最深的也许还是诗词课,他对古诗词尤为精通,即便是在讲授千篇一律的大批判文章写作,或讲贺敬之的《回延安》等诗歌创作时,他都时不时地穿插讲一些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的有关常识,在学生中撒播一些诗词的种子,在格律平仄里启迪学生的心灵。有一次在讲授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时,老师引经据典,把毛主席的这首诗绘声绘色极富感染力讲授解读了一遍,诗兴正浓的他,突然话锋一转,又给同学们讲起了课本中没有的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小令,讲着讲着,老师意犹未尽地小露一手绘画技能,只见在黑板上三笔两画惟妙惟肖地勾略出一幅秋郊夕照图,画面展现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骑匹瘦马在秋天凄凉中思念故乡愁楚之情,课堂里寂静无声,老师那么形象生动地讲着,同学们是那么专注的听着。仿佛一瞬间,多才多艺的可源老师在同学们的心目中突然高大许多,从此,同学们越来越爱听可源老师上课。他的课像形散神不散的散文,挥洒自如,引人入胜。后来与老师接触多了,渐渐地对可源老师过去的经历和往事有了一些了解。老师出身农村,家境贫寒,幼年丧母,早年隔三差五陪伴其堂姐在美国传教士创办的乡村教会私塾读书时,由于聪慧好学,颇受先生赏识,然潜心培养。据可源老师讲,小小年纪的他就对《三字经》、《四书》、《诗经》、《四言杂字》、《千字文》、《千家诗》、《幼学琼林》等代表古代中国文化的经典范文熟背于心,为他打下了坚实的国学基础,后来可源老师又自学了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对荷马史诗、古希腊诗歌和伊索寓言、莎士比亚的作品也颇有涉猎研修……可源老师可谓通晓中西文化。据说“文革”前曾在田一中负责教务处任主任。“文革”开始后,工宣队进驻,学校正常的机构被撤减,在当时“学知识无用”的年代里,可源老师被安排教学岗位,他在教学一线默默耕耘,在当时的环境里尽其所能地教书育人。由于可源老师人格修为高尚,教学水平一流,加之随和谦逊的态度,同学们很快地对他有了亲近感,对学习语文有了“动力”。有一次下午最后两节语文课后,我问老师,怎样才能尽快提高写作能力。老师眯着眼睛打量了我一下,随即把我带到他的办公室,从抽屉里拿出一个笔记本给我。笔记本的封面上写着“文章精要”。老师的手搭在我的肩膀,笑眯眯但又略显认真地说:“看到你最近作文有进步,我很高兴,希望你今后继续努力。这是我多年整理的读书笔记,你可以先拿去看看,记住语文是各门学科的基础……写作不是立竿见影的事,没有“捷径”可走的,唯有像洗脸一样认真下功夫不可……写东西重要的是要深入观察生活、了解大众生活,多积累,这样下笔才有笔力……‘文学性’才是写作的关键,动笔写东西必须先动情,没有冲动不要写东西……”这虽是一次“小灶”辅导补课,更是一次难忘至今的师生的心灵沟通。这次面承教诲,受益良多,让我对语文学习产生了热爱,时不时就拿着一些文章去请老师修改。随着“五月的鲜花”等诗歌习作在当年校办公楼前的宣传栏上陆续“刊出”,我进一步增强了学习语文的动力。在随后的日子里,知识渊博的老师总是热情耐心地传授要领,不厌其烦地回答我提出的这样那样问题。他多次告诫我,要想学习好语文,必须养成阅读习惯,除了多看一些文学作品等书籍外,还要多看一些历史、地理、人物、自然科学等方面的书籍,做到博览群书,提高自己的文化及综合素质……人生的关键处仅有几步……老师对我谆谆教导,对我充满期待。
世界上还有什么比期待更能激发人的潜能。的确,从那时起,我似乎懂得了老师的用心,开始对历史、党史、地理、人物等诸多方面的知识学习产生浓厚的欲望和冲动……“人生很短,容不得半点犹豫和差错。”几十年风雨兼程一路走来,我谨记老师的嘱咐,不论是上山下乡当知青、还是从军保家卫国,不论军旅生涯各个阶段还是转业回地方从厅级岗位退休,我始终都把读书学习提高自己放在首位,坚定目标、如履薄冰、埋头实干、认真做人做事。可以说,在我人生启蒙的最紧要阶段,是倪可源老师帮我确立了学习目标及人生方向,为我以后的事业发展和逐梦前行提供了机会和无限的可能。从这个意义上讲,可源老师奠定了我的人生“轨迹”。师恩难忘情深浓,每每想到这里,我的内心总是充满着感激和感恩。
可源老师是一个心里装着阳光的人,他善良的品性及人格魅力对他的学生成长影响很大。“文革”期间,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学工学农劳动,年近半百身体不是太好的老师总是身先士卒,带领大家上茶场开荒种树,到良种场田里水稻插秧。劳动间隙,他喜欢回答大家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给大家讲每一份劳动都能创造价值的故事,传授做人做事的道理。在同学们眼里,他虽说是老师、班主任,但他的言谈举止有时往往更像是一个和蔼可亲的长者。每个班级里学生情况都不一样,他对班里每一位学生不管家庭什么出身,不管平时表现比较好的还是一般的,都一视同仁,从不厚此薄彼。对那些学习用功,各方面表现突出的同学,他总是鼓励鞭策,对个别有时上课“开小差”的,他也从不大声呵斥,而是笑眯眯地劝导,用说服口气提醒大家。对那些家庭贫寒的学生总是给予鼓励,告诉他们,困难是暂时的,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有未来。他用无声的爱,温暖感动着他的每一个学生。当他听说有位同学因家庭困难想放弃学业时,老师三次登门做同学家长工作,还帮这位同学交了当年的学费。这位同学深受感动,至今念念不忘。1973年冬天的一个下午,班上有位同学上课期间突发疾病,可源老师与班长连忙把这位发着烧同学送到校医务室。校医诊断为打摆子,需要马上送县医院抢救。老师四处找车,最后总算找来校里的手扶拖拉机。在刺骨的寒风中,只见老师脱下自己的外衣盖在躺在他腿上浑身颤抖的学生身上,拖拉机一路颠簸着往县医院赶去。两三个小时后,这个同学的家里才来人,老师反复叮嘱后才离开……情能动情,每当回忆当年的那幕难忘情景,虽然不是发生在我身上,但我的心绪总被这人世间的大爱和高尚的师德深深地温暖着……
感恩是一种动力!风雨半世纪,从未忘记你。每每遇到艰辛和坎坷,我都情不自禁地想起可源老师的肺腑教诲和用心栽培,虽然我的一生没有实现老师对我的期待,然而老师的人品、学识以及内在的大我让我一生都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深深影响着我,成为我一路前行的“航标”。风雨兼程半个世纪,如果说我们当年这些学子还有一点好运和小小的惊喜,那都是我们遵循老师的教导,以坚定不移的意志,努力积累善良、人品和福报获得的。
历史不能忘却,恩师永远铭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倪可源老师是那个时代的风骨,是支撑那个时代教育的“脊梁”!也是当年我们这些学生眼里最值得尊敬的为人师表者。
前些年,当我得知恩师与世长辞的噩耗,悲痛不已,顿时潸然泪下……如今,恩师驾鹤西去,这一别,世间纵有千万曲,人间再无倪可源老师!这一别,给热爱他的学生、弟子留下无尽的缅怀。
无边无际的天堂花香,无边无际的思念如烛……
(2003年12月与恩师在古田一中校园内合影。左起:宋育明、陈韵彬、倪可源老师、余深露、苏兰青、蔡榕)
2023年11月于古城郑州
作者简介
宋育明男,1958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1975年6月从福建省古田一中高中毕业即赴莆田县江口公社知青点插队,1976年应征入伍。
历任:机械员、机械师,指导员,机关干事,秘书,大队政委,军组织处副处长、处长(正团),空军上校军衔。2001年转业地方工作,先后任副处长、处长,二级巡视员。
简要情况:毕业于空军第一航空学院,此后又在空军指挥学院,中共中央党校,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等学习培训。军旅生涯25年,任过营、连主官,先后在空军宣传部等军以上机关工作多年,有百多篇文章在解放军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等中央级媒体发表,参与创作拍摄的电视专题片《威震长空》,于1984年10月2日在中央一台播出并获奖。因工作努力,作为代表参加空军党代表大会,受到邓小平、杨尚昆等领导同志接见。
在省委统战部工作,几次参加全国政协会议有关会务保障。机关日常工作,起草各类文稿350多份,数次受到中央统战部、省委等领导同志的重要批示。参加工作44年来,先后3次立功,10多次嘉奖,近20次受到中央统战部、中共河南省委、省委办公厅、省委组织部等部门表彰奖励,2017年人民政协报刊发了其有关事迹,2019年,中共河南省委统战部作出了《关于开展向宋育明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
近年来,退休返聘先后主持编辑出版纪实文学《印记》及《河南省九三学社志(1955—2018)》等三部近220万字的书籍,现为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